痤疮,又被称为“青春痘”,是指由于自身体表油脂分泌过多,导致毛囊及皮脂腺出现堵塞、红肿发炎症状,该病为皮肤科常见慢性炎症疾病。据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男女性均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因此这也是其被称为青春痘的原因。
痤疮的危害:
1、面部皮损:首先造成人体体表皮肤破损、出现炎症,痤疮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可出现各种皮肤溃烂、囊肿结节等,使得患者面部皮肤遭到严重破坏。
2、有碍美观:痤疮最重要的一点是影响人体美观,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相较于男性患者,女性更注重其面部、体表皮肤的完整与光滑;再者需要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职业人群,例如电视电影明星、新闻、媒体出境工作者、外交人员、教师、导游等,都特别注重对其面部皮肤的保养,避免出现痤疮、炎症等疾病,影响面部美观。
3、影响心理情绪:当出现痤疮时,患者极易滋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极度自卑的情绪,患者开始变得沉默寡育,不再积极主动参与公共活动,不敢见人,开始难以融入集体,惧怕在公众场合露面。
在中医学理论当中,认为人体皮肤是五脏镜子,能够反映体内脏器的正常运转状况,而痤疮的产生与脏器间就内在的相关性。引起痤疮的原因众多,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分为以下几点,面中鼻子部位以及前胸后背处的痤疮与肺有关,主要因为肺经风热阻滞,进而引起体表皮肤产生痤疮;当我们进食过多高油脂辛辣类刺激性食物,则会导致体内脾胃蕴热,使得体内湿气过重,从体内过度到体表时,便可导致痤疮的爆发。青春期正是人体发育旺盛时期,体内血气方刚、阳热上升,接触的外界风寒,相搏郁阻于体表之上,从而产生痤疮。
目前针对痤疮的治疗方法从出不穷,较为常见的主要疗法为外用药膏、口服药物、中医倒膜及针灸治疗等。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中医疗法中经络刺血法针对痤疮应用有明显效果,在临床治疗当中,越来越被广大患者青睐。通过针刺相应穴位放血,达到缓解体内病症的疗效,从而缓解痤疮。
操作过程患者保持俯卧位,褪去衣物,充分暴露后背区域,根据患者病症严重程度依次选取大椎、心俞(双侧)、脾俞(双侧)、肝俞(双侧)、肾俞(双侧)以及肺俞(双侧)等背部穴位,在常规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三棱针进行施针点刺,刺3~5针,随后进行拔罐,充分排出淤血,留罐 15min 后方可取下,做好背部清洁擦拭工作。另外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体表皮肤进行消毒后,根据诊断证型施针刺入相应穴位,得气后,实施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min,平均每10mim行针1次,施针结束后每隔2~3天再次施针,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
原理通过刺络出血,可帮助机体内部有效排除淤血,已达到疏通经络、排除毒素、调节脏腑的作用,可协调人体各功能平衡,同时辅助拔罐疗法,可使通经活络功效加强。通过实施“外病内治”理念,使用刺络放血疗法排出血瘀、清热解毒、降气通结、同时可振奋阳气、促进经气活络,不仅仅能够缓解疾病症状,还能够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疾病产生。
综上所述,针对痤疮选择刺络放血疗法进行临床医治,应用疗效确切。不过除了采取专业的治疗外,生活中患者也要加强自我管理,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清淡、保持面部干净清爽,这些都是平日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