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是越早治疗越好还是要过急性期?
作者:治未病科 刘新亚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针灸治疗面瘫是越早治疗越好还是要过急性期?
面瘫被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当中常见的面神经炎症疾病之一,主要是以单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群出现功能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面部瘫痪、患病后不能做出像平常一样的皱眉、鼓腮、闭眼等表情动作,并且出现口眼歪斜、面部、耳后疼痛等症状,同时伴随味觉丧失可能,一旦发病,将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本文将带领大家认识面瘫,了解面瘫发病机制及急性期的发病症状,同时从中医角度上出发,了解针灸治疗面瘫的优势所在,大家一起正视面瘫。
一、导致面瘫的原因:面瘫属于常见急性病症,并且任何年龄段群体均有可能发病,导致面瘫产生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冷风刺激:由于天气寒冷,患者面部受冷风刺激侵袭,导致局部神经血管受寒产生痉挛现象,使得面部神经组织出现缺血、肿胀、受压而导致非化脓性面部神经炎。
2、病毒感染:由于出现急性鼻咽部感染、耳部疾病等其他病毒感染,使得面部神经受到刺激,也出现感染、炎症、水肿等现象。
3、头部损伤:因客观因素导致头部出现意外损伤,例如面部或颅骨骨折、面部外伤等,都有可能使面部神经受到损害或压迫。
4、脑卒中:脑部缺氧缺血,致使脑部神经出现受损,出现脑血栓或脑出血,因疾病压迫脑部神经,从而使神经受损引起面瘫。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面瘫急性期而言,医学界尚无准确定论,并没有确定具体的期限,一般来讲为1周左右。在发病初期,患者可明显感觉到自己面部一侧或两侧出现明显麻木感,同时耳后出现疼痛;2~3天后,面部肌群已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出现眼睑瘫痪导致无法闭合双眼、面部皱纹以及鼻唇沟变浅,不可做鼓腮、皱眉以及咀嚼食物动作,因此出现喝水撒漏以及吃饭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尽早就诊治疗,以缓解病情。
现代中医学认为,面瘫的发生与人体内缺乏正气、脉络空虚有着必要的联系,由于正气不足,导致邪气入侵,堆积在体内无法排出,出现气血阻滞现象。另外从中医角度出发分为两型,一为风寒型,由于天气寒冷,凉风侵袭所致经气阻滞;二为风热型,为风热感冒,炎症以及发热所致。
施针时一般选用一次性无菌针,规格标准为一寸毫针,取攒竹、四白、下关、迎香、地仓、合谷等穴位。另外根据患者面瘫情况辨证分型。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俯卧位,对施针穴位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方可施针,注意动作轻缓;穿刺得气后进行提插泻法60秒,最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以7日为一疗程。针对早期面瘫症状较轻时,可选用面部轻刺辅以TDP频谱仪照射,可有效加快面瘫部位的血液流动,利于水肿消除,加快驱风散邪,降低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促进病情痊愈。
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患者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为主,严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避免对面部神经造成二次刺激;另外注意面部日常保暖工作,避免受冷风侵袭受凉,天气寒冷需要外出时及时佩戴口罩、围巾等保暖用品,日常多使用热毛巾对患处进行热敷,同时配合适度面部按摩,并且尝试做一些简单的面部动作,例如按照指令睁眼闭眼、收腮鼓腮、微笑等,活动面部肌肉,增强了面部肌肉力量,使得面部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再者,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为患者普及面瘫健康知识,使其明确自身病情以及采取针灸治疗的必要性,同时及时疏解患者过度滋生等负性情绪,帮其扭转心态,增强其病愈信心。最后需要及时保证饮食、睡眠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通过上文我们能够了解到面瘫的发病原因以及急性期的发病症状,同时了解到中医角度下如何治疗面瘫,也明确早期应用针灸治疗面瘫的优势。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及早发现病情,早期对症治疗才能够增大病愈几率,减少后遗症的产生;另外做好提前预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注意休息、规律生活,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病邪入侵,减少面瘫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