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黄帝内经》日:“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也就是说,人们在夏天来临的时候,更要注意顺应天气的变化,尤其注意养心,过劳过逸,大悲大喜,就会伤心、伤身、伤神。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万物生长的高峰期。在中医理论中,夏至时节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旺盛的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养生方法来平衡身体的阴阳,保持身心健康。
夏季天明较早,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午休可帮助身体恢复元气,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中医认为,睡眠是身体最好的调节剂,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子时,脏腑气血流动、阳入于阴的时间。若这个时候不睡觉,强迫肝脏继续工作,精气就不能储藏,时间一长,就出现肝肾阴虚,阴阳失调。外出注意防晒防止中暑,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家中可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夏季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不宜对着风扇空调直吹,避免温差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