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宜宾市第二中医院 >> 中医养生  >> 中医大讲堂
节气养生:立夏时节阳长阴消,注意静养心气
作者:信息宣传科 张艳  更新时间:2024-05-01   浏览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夏”,在《尔雅》中被称呼为“长赢”;赢,取其“盈满”“盈余”的意思。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节气是夏天的开始,春夏交替时节,温度明显升高,立夏时节,阳长阴消,心火旺而肾水亏立夏之后,我们在节气相交之时的养生保健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夏季与“心”相应,养生应注意避暑纳凉,静养心气。
  《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在阴气最盛的子夜和阳气最盛的正午都要休息好,夜里应适当“晚睡”,但不应晚于11点,以保证子时进人睡眠状态,早晨要“早起”,在5点至7点之间起床,能够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立夏后,昼长夜短愈加明显,人生天地之间,当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气候也开始炎热,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可闭目养神,缓解眼部疲劳及困顿。早晚天气还是凉爽注意加减衣物,尽量避免太阳高照时外出暴晒,出门做好防晒措施。同时夏季蚊虫较多还应注意防蚊虫。立夏后
饮食注意:增酸减苦,调护脾胃。夏季饮食除清淡以外还应适度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不仅达到生津止汗的目的,还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作用,比如番茄、山楂、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夏季气温较高,食物易污染变质,或吃过多冷饮,人体的胃肠道都极易受到影响,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可吃些消热解暑的新鲜果蔬,比如西瓜、桃子、草莓、黄瓜等。夏季人体湿气加重,也可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空心菜、莴笋、莲子、冬瓜等。
  立夏时节可通过适量运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清晨早起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运动需注意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可以喝一些与体液成分更相近的运动饮料,以避免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夏季属火,心“主神志”,天热心火浮,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速,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因此,夏季切忌暴怒伤心,注意平抑心火,保持心情愉快、心平气和的状态,使脏腑阴阳平衡,气血和畅。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版权所有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公司地址:宜宾市翠屏区上江北龙泉路8号
联系电话:0831-5555120 7180120   传真: 0831-7180011
电子邮箱:ybzyy1987@qq.com  蜀ICP备13011940号-1   川公网安备:51150202000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