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 新闻动态  >> 中医养生
天气骤凉除了妈妈喊加衣服了,中医有没有方法暖身?
作者:信息宣传科 张艳  更新时间:2024-10-12   浏览量:
  气温骤降时,人们往往会感觉寒冷难耐,身体仿佛被冷空气紧紧包裹。在寻求暖身的方法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一、饮食调理,温润滋补
  • 喝姜枣茶:生姜性温,能温中散寒;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者搭配煮茶可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暖身作用。
  • 蜂蜜柚子茶:柚子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的功效,蜂蜜则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的作用,两者搭配,口感酸甜,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 银耳莲子羹:银耳富含胶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莲子则能养心安神。煮好的银耳莲子羹晶莹剔透,口感滑嫩,是深秋的滋补佳品。
  • 吃山药:山药其性平,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功效。可以与排骨一起煲汤,口感软糯,汤汁浓郁,增添醇香暖意。
  • 吃红枣:红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煮粥或煲汤,增添一份甜蜜与温暖。
  • 吃羊肉:羊肉性温热,是冬季暖身的佳品。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驱散寒冷,无论是炖成鲜美的羊肉汤,还是做成可口的红烧羊肉,都能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你带来温暖。
  二、穴位艾灸,培元固本
  •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艾灸此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能增强人体阳气,暖身驱寒。
  •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并暖身。
  三、中药泡脚,调经活络
  • 选用艾叶、花椒、生姜、伸筋草、夜交藤、薰衣草等中药煮水后泡脚。中药泡脚的功效:
  1. 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泡脚时,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能使足部血管扩张。例如,艾叶泡脚可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改善足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状况,有助于缓解手脚冰凉。
  2. 调节经络气血:人体足部有众多经络穴位,中药泡脚可刺激这些经络穴位。如泡脚方中加入生姜、花椒等,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使气血通畅。
  3. 祛湿散寒:对于体内有寒湿的人,选用具有祛湿散寒功效的中药泡脚很有效。比如用艾叶、干姜等泡脚,可将体内寒湿之邪通过足部排出体外,改善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身体沉重等症状。
  4. 缓解疲劳: 在忙碌一天后,中药泡脚可放松足部肌肉。如加入适量的伸筋草等药物,能减轻肌肉紧张感,缓解身体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放松。
  5. 改善睡眠:一些中药泡脚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像用夜交藤、薰衣草等泡脚,能够宁心安神,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四、中药熏洗,驱散寒邪
  根据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中药用来熏洗,中药熏洗的功效:
  1、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熏洗时,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让身体产生暖意。例如,一些含有红花、艾叶的熏洗方剂,能改善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对于手足冰凉的情况有改善作用。
  2、温通经络: 经络犹如身体内的通道,寒邪易导致经络阻滞。中药熏洗所用药物多具有温性,如花椒、干姜等,它们可通过熏洗的方式温通经络,使气血畅通,起到保暖全身的效果。当经络通畅时,身体的阳气能更好地布散到全身各处,抵御寒冷。
  3、驱散寒邪:中药的药力借助熏洗时的温热之力,可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寒邪。寒邪侵袭人体后,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情况,如采用具有散寒功效的中药熏洗,能够将寒邪从体表驱散,恢复身体的正常温度状态。
  五、中药熏蒸,开泄腠理
  根据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中药用来熏蒸,中药熏蒸的功效:
  1、调节气血运行:中药熏蒸过程中,温热的药气透过皮肤、孔窍等进入人体,推动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顺畅则身体阳气充足,起到保暖作用。像一些含有川芎、当归等药物的熏蒸方剂,有助于调节气血。
  2、开泄腠理: 熏蒸使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开泄,一方面让寒邪有出路,另一方面使身体内部的阳气能更好地到达体表。例如,用含紫苏叶的方剂进行熏蒸,能使腠理开泄,使身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的能力增强,达到保暖效果。
  3、温阳散寒:中药熏蒸的热量和药物的温阳特性相结合,可有效地温阳散寒。对于阳虚体质,容易怕冷的人群,通过熏蒸如肉桂、附子等具有温阳作用的中药方剂,能够提升身体的阳气,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版权所有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公司地址:宜宾市翠屏区上江北龙泉路8号
联系电话:0831-5555120 7180120   传真: 0831-7180011
电子邮箱:ybzyy1987@qq.com  蜀ICP备13011940号-1   川公网安备:51150202000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