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 · 零距离】仁心仁术筑健康 守正创新显担当(李智勇)
在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的传统中医康复科,有一位年轻却沉稳的医者,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务实的态度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成为患者口中的“康复守护者”。他,便是41岁的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李智勇。
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专注于各类疼痛疾患的治疗以及脑血管意外后的神经康复治疗,将传统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治与现代康复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诊疗体系,相关成果被纳入科室特色诊疗项目。例如,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腰腿痛明显的患者,他带领团队运用中药内服+中医传统特色治疗(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及中医微创术治疗,显著增强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他通过中药调理气血、针灸疏通经络,辅以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他还让面瘫患者重获笑颜,让痛风患者远离疼痛困扰等等。
作为康复科的业务骨干,李智勇每天都穿梭于病房与治疗室之间。他常说:“康复治疗不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心灵的治愈。”一位因脑梗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的老年患者,经他半年系统治疗后,从卧床到独立行走,家属含泪感谢:“李医生不仅治好了病,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他还积极与团队一起参与科室床位扩容与诊疗方案优化,确保患者“应收尽收”。他的党员身份在此刻熠熠生辉,正如他所说:“医者的使命,就是医院和患者最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
李智勇深知中医发展需守正创新。他熟练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运用,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中西医结合系列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提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促进康复,积极撰写本专业相关专题报告。他已参与完成科研项目:《肌电生物反馈仪结合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卒中后面瘫患者疗效观察》《加味龟鹿二仙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临床疗效观察》。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如《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评价》《西医四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性研究》等。他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会上多次授课,积极参与基层义诊及技术指导,推广中医康复理念,惠及数千余名群众。在带教青年医师时,他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辨证需准,取穴要精,手法宜柔”。
2022年李智勇同志踏上了去往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援藏之路。援藏工作,让他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远离家人。在偏僻的小镇,他勇敢面对高原反应的残酷,语言的不通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他毫无怨言,坚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竭尽所能地将自己的中医诊疗技术及康复技能带给藏区的同行,为藏区老百姓解除病痛。他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不断传递正能量。一直保持和援助地的联系和技术指导,坚持做一名援藏人员应有的贡献。他曾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大美医师等荣誉称号。他始终坚持廉洁行医,对于工作无论多忙多累,从无半点怨言。他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遇到办住院预交款不足的患者,他经常个人担保,让患者先住院治疗再缴费,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病人及家属都会主动把钱如数交上。他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多次收到病友送来的锦旗,这些锦旗包涵患者们的感激和信任之情,也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李医生看病耐心,解释病情通俗易懂,扎针时还会讲笑话分散我的注意力!”一位颈椎病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李智勇的诊室里,总能看到他俯身倾听患者诉求的身影。他坚持“身心同治”,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用幽默化解治疗恐惧,成为患者心中的“暖心医生”。
从青涩学子到科室骨干,李智勇用青春诠释了医者的担当。他以银针为笔,以仁心为墨,在中医康复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杏林佳话。正如患者赠予他的锦旗所书:“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这,正是对他医路征程的最好诠释。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