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莫慌张 处理我来帮”,冬日烫伤高发季,学点技巧更安心
作者:外一科 何小芳 更新时间:2025-01-03 浏览量:
凛冬来袭,取暖神器上线!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骤降,暖手袋、暖宝宝、各种USB接口取暖设备,小巧便携,温暖随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小助手。
真实病例:一名学生因在睡觉时使用USB接口的取暖设备,导致设备过热,皮肤出现水泡。还有一位老年人在使用暖手袋时,由于未能及时更换位置,导致手部皮肤红肿。烫伤的患者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日常需谨慎,虽然取暖设备为寒冷的冬日带来了温暖,但安全使用同样至关重要。保暖又安全,冬日才无忧!
据资料显示:当皮肤持续接触49℃的热源超过3分钟,表皮就会受到伤害;超过9分钟,表皮甚至会坏死。而如果持续接触44℃的热源长达6小时,皮肤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特别要注意的是,在44℃到51°C的范围内,皮肤的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接触时间越长,损伤程度就越重!
烫伤: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 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很多人不知道,烫伤居然还是个“变形金网”,时而高温伤人,时而低温偷袭!夏季常遇高温烫伤,而冬季低温烫伤频发,冬季低温烫伤发生率竟占全年六成之高!
低温烫伤:就是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50°C的热源,皮肤就会从浅到深,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重点防范人群:老年人、儿童、瘫痪截肢的残障人士
糖尿病病人、末梢神经损伤的病人、深度睡眠、醉酒状态下的普通人.....长期使用保暖产品更易造成低温烫伤要多加注意哦!
烫伤的分类:
1.轻度(一度)烫伤: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只是轻微红肿并伴有疼痛的感觉,这也是最轻的烫伤。
2.中度(二度)烫伤:分浅二度和深二度烫伤。其中浅二度烫伤表现为起大小不等的水疱和较重的水肿,疼痛明显;深二度烫伤表现为创面颜色泛白,愈合后会留下疤痕,烫伤范围比轻度的要大一些。
3.重度(三度)烫伤:烫伤部位发白或发焦,皮肤变成红褐色或者灰色,严重时直接变成黑色,损伤到真皮层,导致皮下脂肪、肌肉、骨骼组织损伤,因此,烫伤之后,人体的疼痛感觉反而不明显,这是最严重的烫伤。
烫伤的处理:五字口诀:冲、剪、泡、盖、送
外一科提醒您:
冬日虽寒,安全相伴。
让我们牢记这些烫伤隐患和急救知识,做自己和家人的“冬日防烫小卫士”,在寒冷的季节里,既能享受温暖,又能远离烫伤的伤害。
门诊地点:1号楼3楼
住院部地址:3号楼5楼
健康热线:0831—5957857